经典句子集合-优美文案说说-优比文学网

书法口诀顺口溜优选汇总173句

更新时间:2023-04-17 21:49点击:

书法口诀顺口溜

1、有字笔划多,横长竖短行。(染粟架桑)

2、上收下展。上收而下展,下展而上收,凡上下结体之字必择其一。上收者,阴柔华丽,涵蓄谦和,以避让而留地步;下展者,阳刚豪放,行笔雄奇,以开张而壮丰满。阴阳顿挫,妍美遒劲,错落而生奇势,对应而求壮和。

3、疏密要适宜,轴线在中央。

4、毛笔书法笔法的顺口溜是:学书贵有恒,练书须用心。心正则笔正,笔决记心中。下笔不离点,转折贵圆露。有垂还欲收,勾画忌平庸。左垂宜竖露,右直利悬针。捺似金刀势,撇如犀角形。毫发不松懈,布局巧用心。

5、上部为基点,下部对正中。

6、斜虽明显,立稳是主功。

7、李阳冰论笔法云:“夫点不变,谓之布棋。”一字之中,点笔当为至要,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,各有形制,应首尾意连,彼此呼应。若平直相似,整齐划一,便不为书。

8、人字八交叉,叉处空中顶。(会合金命)

9、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、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。又称为“殷墟文字”、“殷契”,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。

10、上点俯其下,下点望星空。

11、学写字,要牢记,头正肩平脚着地,三个“一”字要牢记。

12、行笔稍快有连带,写出楷法字自华。

13、3,横如天边云,来势更凶猛。

14、一字之中,上有点下有竖者,当思是否直对,如直对,再思点笔位置。点竖直对,有在字之中间者,有在字之左右者。所谓直对,是为重心垂直相对,万不可偏侧。此法应先思后书,目测位置,手后随之。

15、伸缩性大变体多用笔最好是长锋。

16、右竖粗又壮,主笔浑圆成。

17、第16诀对等平分

18、横笔等距。横笔之间凡无点、撇、捺者,间距基本相等,其法同“竖笔等距法。”

19、颜体豁达字端正,气势外扩呈弧形。

20、竖长不得减,撇捺展长风。

21、一字多撇者,最忌排牙之状、车轨之形。应发笔不同,指向不一,或纵或收,或轻或重。鳞羽参差,错落有致。清冯武《书法正传》中云:“一字之中,亦有重(chong)笔,不可不变。”书贵变不离其本,字尚新不悖其源。

22、左右形相顾,右撇宜奔放。

23、点多宜收偃,不要展外生。(亦赤然点)

24、凡上下结体之字,上斜下正者居多。上以斜势而呼于下,下以收缩而呈于让。顾盼相应,神气贯连。飘然飞动中求其肃穆,稳重古朴中存于风神。禀阴阳于动静,体物象而成形。

25、写字时候要注意:身体坐直脚踩地,两脚分开头放正。眼睛离开书本一尺远,胸口离开课桌一拳远,还有手指握笔要正确,离开笔尖一寸远。

26、楷书:楷书笔画平直,字形方正,书写简便.直至今天,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。

27、包世臣曰:“钩为趯者,如人之趯脚,其力初不在脚,猝然引起,而全力遂注脚尖,故钩未断不可作飘势挫锋,有失趯之义也。”楷法中,钩身不宜长,犹如匕刃。古人云:“趯峻而势生。”

28、凡左右结体者,以左收右放者居多。一独体字,如置于左部,其形必变,以收敛而逊于右,“林”、“双”、“晶”即是。

29、第6诀底竖斜位

30、执笔用笔如草书使墨必须调湿润。

书法口诀顺口溜

31、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,象形变为象征,复杂变为简单;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、表意到形声。除极个别的例外,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,相对于其他的文字,复杂了很多。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、金文、篆书、隶书、楷书、草书和行书等阶段,至今普遍使用楷书来书写和应用。

32、第9诀上收下展

33、第21诀牵丝粘连

34、书法正确的握笔姿势口诀是一抵二压三衬托,掌虚腕灵活,角度适宜方向正,笔画轻重细琢磨。书法的运笔口诀是鼠尾钉头方转角,竹撇兰捺小蛮腰,生往死返由丝隐,拉弓放箭回马挑。这一套口诀就是我们古人总结经验而得出来的,对于我们有帮助。

35、中直偏右。凡中直者,皆应垂直劲挺、管逐势行。无论悬针垂露、有钩无钩,屈体弯身是为大忌。右军论中直曰:“紧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。”太宗也云:“为竖必努,贵战而雄。”中直虽应垂直劲挺,但须稍有偏右,以化呆板,楷、行同此。

36、凡三部者,应朝揖顾盼,避就相迎。如只书一部,绝不可成其独字。行书急就,也不可杂乱无章。

37、金文:古代称铜为金,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作金文。

38、第14诀左收右放

39、通变顾盼。李阳冰论笔法云:“夫点不变,谓之布棋。”一字之中,点笔当为至要,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,各有形制,应首尾意连,彼此呼应。若平直相似,整齐划一,便不为书。

40、快写简化是特征连笔轻细不可粗。

41、左右有竖者,左短宜瘦形。(页自因固)

42、大篆:大篆是古字向小篆过渡的一种汉字字体。

43、特色口诀:

44、有横又有竖,横短要记清。(木米朱未)

45、万象包在内,不准露其边。

46、西周时期,经济发展,出现青铜器。金文主要是指西周时期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,它的笔画丰满粗肥。

47、上正者,竖笔务须垂直;下斜者,重心则应不倒。上正者以平其势,下斜者以化其板。凡上下结体之字,务须注意斜正,当斜则斜,当正则正。斜而不倒、正而不僵,正中求其动势,斜中取其稳健。

48、第11诀上正下斜

49、执笔必须悬起肘全篇排头是标准。

50、文字演变顺序正确的是:甲骨文、金文、大篆、小篆、隶书、草书、楷书、行书。汉字的演变过程,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:声、形、象、数、理。汉字的演变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,这其中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,也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。

51、凡上有撇捺开张、宽博舒展之字者,下方宜上移迎就。上移则为抱紧,下坠必为脱节。上移者,钩环盘纡,紧密而势出;下坠者,中宫散涣,软弱而缓滞。

52、倘要平或下,反倒减美容。

53、甲金小,隶楷草行。

54、第7诀横笔等距

55、方向宜相背,碎石铺仙宫。

56、横笔之间凡无点、撇、捺者,间距基本相等,其法同“竖笔等距法。”

57、凡左右结构者,以左斜右正者居多,左斜为呼,右正为应,有呼无应,字势必殇,有应无呼,无源之水,均不能立。呼者以斜而取势,应者以平而安神。呈左动而右稳,书呼疾而应迟。

58、凡竖在下方者,皆非全部居中,或偏于左,或侧于右,侧右者多,偏左者少。不居中者,当不可强为,强为居中字身必倒。底竖笔锋所指,必有所向,察之要精,观之务细,以全局定其位置,以字势择其形态。

59、左直且要短,让位于右方。(伊侈使便)

60、第18诀主笔脊柱

书法口诀顺口溜

61、春秋战国时期,各国文字不统一。秦统一六国之后,推行全国标准字体,字形匀称、整体,后称小篆。后来有发展成隶书。在秦后期开始,至汉代发展成熟。

62、竖笔之间凡无点、撇、捺者,间距基本相等,楷书即是,行书亦然。竖距虽然相等,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,不可一律。有因字势各异者,当有右倾左斜、阴阳粗细之别,或悬针,或垂露,迟速缓急,变化有致。

63、点竖直对。一字之中,上有点下有竖者,当思是否直对,如直对,再思点笔位置。点竖直对,有在字之中间者,有在字之左右者。所谓直对,是为重心垂直相对,万不可偏侧。此法应先思后书,目测位置,手后随之。

64、第15诀左斜右正

65、第4诀中直对正

66、甲骨文: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,在龟甲、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。

67、上斜下正。凡上下结体之字,上斜下正者居多。上以斜势而呼于下,下以收缩而呈于让。顾盼相应,神气贯连。飘然飞动中求其肃穆,稳重古朴中存于风神。禀阴阳于动静,体物象而成形。

68、围而不堵、守不宜困为“口”之常法。凡书大“口”,均不可堵塞过于严紧,过于严紧使人有呆板、滞闷之感,行书尤甚,古人有“兴致不弘曰速”之说。

69、行书口诀是:

70、第28诀笔画增减

71、阴笔划细,右阳粗笔明

72、乙字本偏斜,弯度是硬功。(乙已包乞)

73、字中必有一笔是主,余笔是宾,主不立,宾不随,主不稳,宾不靠。主笔担其脊梁,树其重心;宾笔附其血肉,辅其装饰。主宾相顾,四面停匀。右军云:“欲书先构筋力,然后装束。”然主笔者,不可长有余而失于短,强逾弩而乏于韧。

74、地载地要广,托住万宝藏。(至皇孟盖)

75、为使中不空,左右相顾盼。

76、行楷书写要流畅主笔沉着是关键。

77、捺画收笔雁尾锋,写捺起笔出蚕头。

78、第20诀收缩纵展

79、此为常用之法,学书凡不可悖。收缩为其纵展,纵展反为收缩。一展一收,神采飞动,不展不收,缓弱呆板。包世臣曰:字体收展“如老翁携幼孙行,长短参差而情意直挚,痛痒相关。”但又不可肆意挥就,全无法度,以少知而炫奇,以意足而不顾颠错。

80、陈绎曾《翰林要诀》论书云:“对者宜等,间者宜半。”凡左右结构字,有避让迎就者,也有对等平分者。对等平分,是为高低对等、宽窄平分,不可一方过高、一方过小。虽有呼应,但各占一半,以求平实。

81、第3诀点竖直对

82、第24诀联撇参差

83、方字不方正,左右都内行。(田白回向)

84、钩画各异看字形,口子上宽下方窄。

85、接下来中哥简单跟大家解释一下甲骨文、金文、大篆、小篆、隶书、草书、楷书、行书的不同和定义。

86、小篆: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。相对于大篆而言,小篆的形体结构简明、规正、协调,笔势匀圆整齐,偏旁也发生一定的变异和合并。与大篆相比,小篆的图画性已经大大减弱,每个字的结构已经比较固定。

87、该字不宜长,免去瘦弱病。

88、有字无正笔,划撇偏斜行。(易母力乃)

89、使转粘连,字之精神挽结所在,而行、草者尤甚。清蒋和《书法正宗》云:“字无一笔可以不用力,无一法可以不用力,即牵丝使转亦皆有力,力注笔尖而以和平出之,如善舞竿者,神注竿头,善用枪者,力在枪尖也。”笔画是筋骨,牵丝为血脉,真行虽别,法度同一。

90、甲骨文→金文(铭文、钟鼎文)→篆书(大、小篆)→隶书→草书→楷书→行书。

书法口诀顺口溜

91、第8诀竖笔等距

92、4,撇如断象牙,亦是松生崖。

93、汉字的演变顺序

94、行书和草书:古代的中国人还创造出了两种可以快速书写的字体——草书和行书。这两种字体顾名思义就是在楷书的基础上为快速书写而进行的演化。

95、第23诀大小独具

96、写字姿势很重要:头要正,肩要平,臂摆开,脚放平,一尺、一拳和一寸,牢记心头多自省。

97、第17诀左右对称

98、第19诀中宫收紧

99、八字下交叉,亦在字正中。(天父文支)

100、上展下收。上展者,飘扬洒脱,以耀其精神;下收者,疑重稳健,以标其端庄。行笔挥运,应先急后缓,当急不急是为涩滞,当缓不缓是为浮滑。

101、即甲骨文,金文,小篆,隶书,楷书,草书,行书。

102、写字姿势要端正,身体坐正书放平,一寸、一尺和一拳,学好知识身体健。

103、中直对正。一字之中,有上下两中竖者,两竖均应垂直对正,若能对正,则字身不倒。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,以立其势,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,以化其板。对正之法,是以重心为准,如两笔僵直,神韵必失。

104、首点居正。唐太宗论笔法云:“夫点要作棱角,忌圆平,贵通变,”首点者,应以龙睛凤眼之姿、高山坠石之态,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,棱角突显,飒爽精神,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。

105、书法口诀:

106、下部要对准,不要偏西东。

107、第2诀通变顾盼

108、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,笔形细瘦,大小不一,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。

109、两部合一最忌远离,远则疏,离则散,尤两部斜势穿插者为甚。形虽斜而体势不倒,貌虽偏而重心不移。双肩合抱,互带穿插,鳞羽错落,呼应曲直。斜势中应有一番韵律,合抱中更具几分精神。

110、第26诀钩趯匕刃

111、上收而下展,下展而上收,凡上下结体之字必择其一。上收者,阴柔华丽,涵蓄谦和,以避让而留地步;下展者,阳刚豪放,行笔雄奇,以开张而壮丰满。阴阳顿挫,妍美遒劲,错落而生奇势,对应而求壮和。

112、一字之中,有上下两中竖者,两竖均应垂直对正,若能对正,则字身不倒。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,以立其势,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,以化其板。对正之法,是以重心为准,如两笔僵直,神韵必失。

113、最基本是:逆锋起笔,中锋行笔,回锋收笔。

114、宜活不宜死,划少亦生风。

115、划斜体不斜,整体要端正。(五古直质)

116、6,折为士曲臂,内中含刚力。

117、上下都有点,上点向内行。(兼煎兴羔)

118、古人多有精妙之法于异写、帖写中,笔画增减意在求美,但沿习相传已有公认,今不可乱造,亦不可类推。元陈绎曾云:“太繁者减除之,太疏者补续之,必古人有样,乃可用耳。”

119、划少本单薄,粗壮不减容。(卜了月土)

120、2,点如空坠石,力量有千钧。

书法口诀顺口溜

121、撇细捺粗显奇功,短撇重写长撇直。

122、上正下斜。上正者,竖笔务须垂直;下斜者,重心则应不倒。上正者以平其势,下斜者以化其板。凡上下结体之字,务须注意斜正,当斜则斜,当正则正。斜而不倒、正而不僵,正中求其动势,斜中取其稳健。

123、底竖斜位。凡竖在下方者,皆非全部居中,或偏于左,或侧于右,侧右者多,偏左者少。不居中者,当不可强为,强为居中字身必倒。底竖笔锋所指,必有所向,察之要精,观之务细,以全局定其位置,以字势择其形态。

124、一幅书作中,无论楷、草、篆、隶,其字必有大小,笔画多者字身宜大,笔画小者字身宜小。大字不可令小,小字亦不可令大,应自然天成,各臻其妙。

125、第10诀上展下收

126、5,捺如武士刀,霍霍斩豺狼。

127、右上左下,上轻下重,宁上勿下,宁圆勿方,疏密相间,轻重相依,笔断意连,势宏字正。

128、蚕头雁尾隶书形,钩笔转锋为暗过。

129、第13诀下方迎就

130、1,方正是原形,奇险求平正。

131、【握笔姿势歌】:老大老二对对齐,手指之间留缝隙,老三下面来帮忙,老四老五往里藏。

132、首先,我们先记住一个口诀:

133、第27诀围而不堵

134、竖笔等距。竖笔之间凡无点、撇、捺者,间距基本相等,楷书即是,行书亦然。竖距虽然相等,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,不可一律。有因字势各异者,当有右倾左斜、阴阳粗细之别,或悬针,或垂露,迟速缓急,变化有致。

135、汉字字体演变过程的顺序口诀是。演变过程的顺序:甲骨文(商)→金文(周)→小篆(秦)→隶书(汉)→楷书(魏晋)→行书(商)(周)(秦)(汉)(魏晋)草书,以上的“甲金篆隶草楷行”七种字体称为“汉字七体。

136、马齿最难写,斜中要有正。(马鸟焉为)

137、凡左有撇右有捺者均需应平稳对称,其高、低、长、短应识字形而定。撇笔未出,先思捺笔位置;捺笔轻重,当依撇笔长短。顾盼呼应,笔意相连。若撇捺不对称,必重心不稳,其势必危。

138、偏者要稍正,整体美容生。

139、天覆天要大,覆盖宜于严。(审官富宫)

140、一笔揽腰过,不失砥柱用。

141、书法结字规律:

142、如若偏东西,此字不成形。

143、用笔裹锋避外露。苍劲有力才威风。

144、左撇右直者,左缩右应展。(川升卯邦)

145、隶书:在小篆通行不久,民间又创造一种比小篆更为简便、更为定型的新书体。

146、第12诀上斜下正

147、短短的三句话,做到却不容易,甚至要用上一辈子的时间苦练,才能写出过得去的书法作品。

148、凡中直者,皆应垂直劲挺、管逐势行。无论悬针垂露、有钩无钩,屈体弯身是为大忌。右军论中直曰:“紧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。”太宗也云:“为竖必努,贵战而雄。”中直虽应垂直劲挺,但须稍有偏右,以化呆板,楷、行同此。

149、下点应向外,扎根各西东。

150、西周后期,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。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。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,以前的甲骨文,金文和六国文字。大篆的真迹,一般认为是“石鼓文”。

书法口诀顺口溜

151、上展者,飘扬洒脱,以耀其精神;下收者,疑重稳健,以标其端庄。行笔挥运,应先急后缓,当急不急是为涩滞,当缓不缓是为浮滑。

152、上划不要长,下划是主功。(丕互立并)

153、自行略长进正方,点画各异不相同。

154、撇捺要收缩,以点补其空。

155、【写字坐姿口诀】:头正,肩平,身直,足安。

156、本来字端正,横笔斜上行。(主王生正)

157、中划长启下,横担要分明。(喜吾娄安)

158、唐太宗论笔法云:“夫点要作棱角,忌圆平,贵通变,”首点者,应以龙睛凤眼之姿、高山坠石之态,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,棱角突显,飒爽精神,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。

159、整体两划间,排列宜适中。

160、第5诀中直偏右

161、食指拇指捏着,三指四指托着,小指在后藏着,笔尖向前斜着,笔杆向后靠着。轻轻松松提起笔,平心静气来写字。

162、第22诀斜抱穿插

163、写字姿势要注意,手离笔尖一寸,胸离桌子一拳,眼离书本一尺远.头摆正,肩放平,两腿并排脚放平.看谁姿势最端正.

164、竖粗横细颜特征,字长横短竖须长。

165、悬针五分之四行,撇捺行笔是关键。

166、灵活多变才自如一气呵成要贯通。

167、第1诀首点居正

168、书法笔法口诀有心正则笔正,笔决记心中。下笔不离点,转折贵圆露。有垂还欲收,勾划忌平庸。左垂宜竖露,右直利悬针。捺似金刀热,撇如犀角形。橫行锋务敛,结构气欲清。毫发不松懈,布局巧用心。疏密必相间,迟速便能通。轻重相扶持,正偏顾盼情。

169、短字长横竖短行,粗竖垂露悬针笔。

170、以点为字边,上下要照应。(冷次洪海)

171、清包世臣《艺舟双楫》云:“凡字无论疏密斜正,必有精神挽结之处,是字之中宫,然中宫有在实画,有在虚画,有在虚向,必审于字之精神所注……”中宫者,核心也,中宫收紧,余笔外拓,以字中为核心,分领纵展,神韵必生。

172、第25诀三部呼应

173、上方欲断字威风,画多字大点画细。

上一篇:班主任评语中职50字优选70句 下一篇:没有了

推荐文章

官方微信公众号